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,冬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此时冷空气南下,气温下降。小雪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、降水量渐增。
小雪节气的概念最早见于古籍《群芳谱》,其中提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这说明小雪节气反映了气温下降和降雪开始的气候特征,但雪量不大。
小雪由来
小雪通常发生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。即太阳到达黄经240°时即为小雪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曰:“十月中,雨下而为寒气所薄,故凝而为雪。小者未盛之辞。” 小雪,意指随着天气寒冷,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。
农谚道:“小雪雪满天,来年必丰年。”这里有三层意思,一是小雪落雪,来年雨水均匀,无大旱涝;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,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;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,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,增强土壤肥力。
小雪三候
一候虹藏不见;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;三候闭塞而成冬。
一候虹藏不见。这里的“虹”就是平时我们见的雨后彩虹,这句话的意思是彩虹藏起来不见了,这是物理现象。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,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。所以在天气比较暖的时候空气中的水滴比较多,这个时候形成彩虹的几率就大。而到了小雪时节,温度急剧下降,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都被冷凝,所以彩虹也就不会在这个时节出现了。所以虹藏不见的的意思就是彩虹藏了起来,在冬天看不到了。
二候天气上升,地气下降。在古人的传统概念里,“天气”为阳气,“地气”为阴气,阳气是来自于人是温热的,而阴气来自于地府则是冷的。所以这句话从古人的角度就是热气上升了,冷气下降,也就是小雪时节天气变冷了。现代气象学可以把“阴气”和“阳气”理解为气流,“阴气”就是靠近地面的下沉气流,“阳气”就是空中上升的气流。这一候描述的就是两股气流互不相干,各自反向运动。
三候闭塞成冬。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,天地万物随之进入休眠状态。百姓也闭门不出开始过冬,道路因为寒冷下雪开始闭塞。前半部分好理解,万物到冬天都停止生长,小动物也不怎么出来,而最后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古人们出行工具的落后和资源的匮乏。古代普通百姓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出门,通过关闭门窗来保暖度过寒冬。所以就出现了“闭塞成冬”。
二十四节气由来已久,千百年来,气象条件有所变化,不同地域的物候差异也很大。您在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看到哪些景物变化,欢迎留言互动。大家一起来收集整理属于第一泉景区的小雪物候吧。
小雪习俗
1、腌腊肉、腊肠
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,天气变得干燥,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。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、腊肉,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。民间有: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的习俗。
2、吃糍粑
在南方某些地方,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。古时,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,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。有俗语“十月朝,糍粑禄禄烧”,就是指的祭祀事件。
3、吃刨汤
小雪前后,土家族群众开始一年一度的“杀年猪,迎新年”民俗活动,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。吃“刨汤”,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,在“杀年猪,迎新年”民俗活动中,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,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“刨汤”。
4、集雪水
在有些地方,如果小雪节气这天下雪了,会收集雪水,装在一个瓷器里,认为雪水可以治疗火疮、热毒。当然,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。
小雪诗词
《咏廿四气诗·小雪十月中》
唐·元稹
莫怪虹无影,如今小雪时。阴阳依上下,寒暑喜分离。
满月光天汉,长风响树枝。横琴对渌醑,犹自敛愁眉。
《小雪》
唐·戴叔伦
花雪随风不厌看,更多还肯失林峦。
愁人正在书窗下,一片飞来一片寒。
《夜泊荆溪》
唐·陈羽
小雪已晴芦叶暗,长波乍急鹤声嘶。
孤舟一夜宿流水,眼看山头月落溪。
《小雪日戏题绝句》
唐·张登
甲子徒推小雪天,刺梧犹绿槿花然。
融和长养无时歇,却是炎洲雨露偏。
《小雪》
唐·李咸用
散漫阴风里,天涯不可收。压松犹未得,扑石暂能留。
阁静萦吟思,途长拂旅愁。崆峒山北面,早想玉成丘。
摄影:@捕鱼达人007
2025-03-23 22:16:50
来源:市场资讯吴说获悉,纳斯达克已为加拿大投资公司 Canary 的 HBAR ETF 提交了 19b-4 申请文件 。HBAR 是 Hedera 网络的原生代币。19b-4 申请是指向美国证券交易...